2022年已经过去一大半,数据显示,上半年a股市场IPO失败数量大增。
IPO失败的数量同比增加了50%。
Wind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发审委和上海市委共开展审计260次,较2021年同期的244次增长6.56%,较2020年同期的189次增长37.57%。
截至6月30日,15家IPO公司未能通过,比2021年同期增加了50%,而2020年同期只有1家此外,还有中止表决,取消审查等其他17种情况
从融资规模来看,仅有1家被否企业预计融资20亿元,多数被否企业预计融资不足5亿元。
被拒企业涉及的原因也比较分散,主要集中在之前公司的处罚,股权交易,大额补贴等方面如要求四川虎山电器有限公司说明因招标文件存在虚假材料而被禁止三年内参与军品采购活动的具体原因,要求中国健之桥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说明营销服务费占销售费用比例较高的原因,要求唐山曹妃甸木业有限公司说明是否存在对补贴收入的重大依赖
3家券商作为主承销商的否决率为100%
至于IPO的主承销商,各家券商表现不一券商走过半IPO公司,很多中小券商半年才担任一次主承销商
从15家未过会企业的主承销商来看,Wind数据显示,国信证券3家,西部证券2家,中天郭芙证券,民生证券,安信证券,招商证券,东兴证券,浙商证券,中德证券,郭蓉证券,华西证券分别为1家。
值得注意的是,中天郭芙证券,华西证券和郭蓉证券作为主承销商的失败率达到100%。
注册制下,企业的信息披露更加完整,对中介机构的要求更加客观中立,需要一定的专业性被否企业的增长反映了上市公司质量的提高四川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力向中新经纬指出,加强投研能力是主承销商的关键未来投行不仅仅是通道业务,除了基本的商业道德,还有自身的投研分析能力和定价能力
陈梦洁也认为,对于主承销商来说,虽然短期内有一定负面影响,但长期来看有利于发挥把关人的作用,强化中介组织和行业的功能,促进承销商从注重项目数量向注重质量转变承销商要不断提高自己在项目承包,尽职调查,材料准备等方面的能力同时,他们要更加注重对储备项目质量的考量,为后续全面注册制的到来打下坚实的基础